中國澳門5月20日電 – 2019年全國翻譯技術研究與教育高峰論壇於5月18日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舉行,來自境內外的專家學者、企業高管和業界代表150余人匯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時代翻譯技術研究與教育領域的前沿問題,探索翻譯技術產學研一體化機制,謀劃翻譯學科發展路徑和創新模式。澳門學人發展協會會長高明先生應邀出席是次論壇,並在開幕式上受聘成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的兼職研究員。
高級翻譯學院院長李瑞林在致辭中強調,翻譯是國際傳播的重要一環,與諸多學科緊密相關,是一個超學科研究領域。他回溯了機器翻譯和人工翻譯的發展歷程,指出人工翻譯和機器翻譯不是競爭關系,而是互補關系,人機耦合應是逸出翻譯困境的理性選擇。多元要素融合有助于產生跨學科溢出效應。澳門大學李德鳳教授在致辭中介紹了世界翻譯教育聯盟的成功經驗,指出,“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了語言服務業的多元化發展,語言技術服務至關重要。他希望新成立的粵港澳翻譯技術沙龍在培養新時代翻譯人才方面能有所作為。
開幕式上,還聘請了著名計算語言學家馮志偉、華為公司陳圣權、澳門大學李德鳳為首席專家,聘請香港理工大學李德超、對外經貿大學崔啟亮為翻譯碩士特聘導師,並聘請了本會會長高明先生等8位翻譯行業專家作兼職研究員。此外,高級翻譯學院與廣東省翻譯教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UTH國際等四家語言服務企業簽訂了產教融合協議,擬在翻譯資源加工與認證、翻譯技術研發聯合實驗室、術語加工與認證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在主旨發言環節,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陳圣權介紹了華為翻譯中心的發展歷程以及在機器翻譯方面的有效實踐,并對譯員培養和師資發展提出頗有建設性的意見。百度機器翻譯主任何中軍分析了影響機器翻譯質量的三個因素,指出了語音識別翻譯技術的難點以及神經網絡翻譯所面臨的挑戰。阿里巴巴語言服務平臺技術負責人駱衛華解析了跨境電商流程,詳述了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電商多語言解決方案。騰訊AI Lab高級研究員黃國平闡明了交互式機器翻譯的交互邏輯,并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中國翻譯協會本地化委員會副主任崔啟亮指出,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的翻譯與本地化教學需要從方式和內容層面進行相應的改革。主旨發言環節由高級翻譯學院邢杰副院長主持。
是次高峰論壇旨在推進我國語言技術與翻譯研究成果轉化,促進我國翻譯教育事業與時俱進和長足發展,並為全國翻譯技術研究人員、研發人員和教育者提供一個分享和傳播翻譯技術實踐經驗和理論創新成果的交流平臺。由全國翻譯技術界知名學者和專家做主旨發言和學術報告,分享和交流翻譯技術界相關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本會會長高明先生在高峰論壇中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優秀院校、人才就翻譯技術進行了交流和探討,增進了彼此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