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學人舉辦「慶回歸-大澳行」活動

中國澳門12月20日電 – 為促進澳門青年朋友對香港大澳漁村原住民文化、港珠澳大橋的了解和體驗,同時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9週年,澳門學人發展協會於2018年12月20日舉辦了「慶回歸-大澳行」活動,從澳門乘車經港珠澳大橋到香港大澳開展深度文化交流及工作坊體驗。參加是次活動的協會領導包括:高明會長、陳青飛副會長、霍可欣理事長、王子碩常務副理事長、駱慧貞秘書長、方振輝副理事長、甘卓穎理事、唐曉穎理事及一眾會員和本澳青年朋友。


此次大澳交流團由高明會長率圑,行程豐富,從澳門出發,經港珠澳大橋抵達到水鄉大澳,途中不僅飽覽了港珠澳大橋的優美景色,還深刻感受了水鄉漁家風情、嶺南宗教文化在大澳的影響。


當天下午,交流團一行參觀了位於香港大嶼山大澳石仔埗街渡輪碼頭旁的大澳文物酒店,了解到大澳文物酒店前身為大澳水警署,興建於1902年,當時主要負責打擊海盜及偷渡客。1996年大澳警署關閉,後被改建為酒店,2012年2月27日正式開幕。大澳文物酒店由3座建築物組成,當年分別是警長辦公室/起居室、警員宿舍、操練平台(改建成落地玻璃餐廳)。


交流團成員從酒店窗戶上的9顆子彈孔了解到當年蹉跎的歲月。時光變遷,這個香港的百年歷史建築現在已經「活化」為文物酒店,由社會企業營運,大部分收入用於酒店自身維護及本地漁村的建設。如2017年天鴿及2018年山竹風災之後,酒店的運營方拿出100萬以上的資金幫助本地漁民災後重建,此等營運方式值得澳門借鑒及學習。


此外,交流團還到虎山上行山,並參觀了大澳多個文化景點,搭乘小艇出海看中華白海豚,與當地人交流,聽他們訴說歷史,如:香港回歸前的中英在邊界間下漁民發展及軍事防衛糾紛事件。除此之外,交流團的行程還包括參觀蝦醬工作坊、咸蛋工作坊、沙白文化創意成品介紹工作坊等。


是次大澳行活動行程安排緊湊,涵蓋面比較廣泛,給參與活動的青年朋友帶來了不同的收穫和感受。澳門學人發展協會今後仍會舉辦更多的外訪交流活動,並希望透過這些活動能帶給大眾多樣的收穫,亦希望大家可以多多關注澳門學人發展協會之後更多活動。